應該對小孩做評判嗎? 不,謝謝!
對於現代社會的多樣性,「偏見」不應該成為問題
社會的多樣性,無疑是人類文明演化的一項寶貴資產,幼稚園就是學習社會多樣性的最佳場所。德國Kizz雜誌的記者比爾克∙格瑞林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關於"社會多樣性的"有趣視角。在一個"人比人"的社會,大家會普遍認為,相比成年人,孩子更單純,他們沒有分別心也毫無偏見。真的嗎? 讓我們仔細來聽聽這些後浪們的心聲,你很快就會發現,這種想法似乎只是神話般的存在。最近有個幼稚園的小女生告訴我,她也很想和我兒子一樣穿著恐龍毛衣玩恐龍玩具,可是她不能參加,因為她被告知只有男孩才能這麼做。 而最有趣的是,一個手上塗著閃閃發光的指甲油並以此為傲的小男生,想要加入恐龍小隊時,竟然也遭到了年長孩子的拒絕。這些意想不到的片段,很多時候都逃不過老師和家長的眼睛,一旦遇上類似的情況,我們應該耐心地解釋,女孩子也可以探索恐龍的奧妙,而男孩塗著閃光的指甲油也是件很酷的事情。但我們依然無法避免這些早期的"偏見",或者用教育學中的標準說法"成見"。
對於家長而言,不是說我們要阻止這種"偏見"的發生,但我們應該正視它的存在,並試圖詢問清楚孩子背後的意圖。這個時候的孩子的"偏見"不是真正來自於他們"看人有高低之分"的分別心,而是他們對很多事物都很好奇,比如他們像知道為什麼人們有不同的膚色,為什麼有些人必須坐在輪椅上,所謂他們沒有真正的分別心是因為他們不會因為人和人的不同,就認定人有高低貴賤,而在他們心目中人與人的價值是平等一致的。 這就解釋了,我為什麼強調要認真對待和引導孩子的"偏見",而不是對其產生敵意或指責。
往往這種時刻,更需要我們大人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懂得積極地接納和欣賞對方的特質。《兒童世界》的教育專家嘠比勒∙科能認為,評判孩子"偏見"的感受本身往往來自於成年人,她提到:「多樣性的存在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見,因此如果我們要向引導孩子學會尊重與包容,我們自己就必須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社會關係,包括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定位以及我們與他人之間的權力關係。」事實的確如此,我們常常無意識地評判我們周遭的世界,有時是積極的,有時是消極的,或許更多是消極的,在德國的一個典型例子,大家通常會認為掌握英語或法語,遠比使用土耳其文或阿拉伯語要更實用,英語和法語在大家心目中有更正向的評價。
知識可以預防偏見的形成
我們誰都無法避免預判帶來的偏見,恰恰相反,通過它們,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向,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到目前為止,似乎都很受用,但事實上這樣固化的想法也縮小了我們的舒適圈,讓我們固化在一些陳舊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裡,我們抱著不放的"觀點",往往只是過於自我和籠統的偏見。怎樣破局,有兩條"出路"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擺脫固化思維。- 出路一:知識。當我們對其他文化和生活方式瞭解得越多,我們越能對其他文化有個更形象的認知,相反如果我們只知道細微末節,總會導致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做出非常有局限性的預判。
- 出路二:自我反省。當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擁有偏見,就更容易去修正這些偏見。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個「出路」對於幼兒園裡孩子的日常生活意味著什麼? 我們先從第二條出路入手,自我反思首先應該從老師和家長開始,我們應該先問問自己,男孩子的遊戲方式是否與女孩子的有所不同,甚至還可以把孩子的某些期望與其家庭文化背景關聯著看。我們也可以多問問自己,當我們談論人的不同膚色,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時,我們自己是否帶有偏見,這種偏見是否曾潛移默化地帶給了孩子。 這樣的反思,即有利於我們自省,也有利於我們真正理解孩子"偏見"背後的意圖。
教育學家庫布拉∙奧古爾分享過他們"去偏見"的心得:「當我們設計和編輯兒童圖書時,我們會特別重視故事中主要人物和家庭背景的多元文化和語言多樣化。我們還還嘗試在幼稚園的走廊上設置了一個大型的智慧人偶,小朋友按一下按鈕,他就能說好幾種語言。我們的「創意聲音盒子」也很受歡迎,裡面邀請了不同國家的家長用他們的母語來講故事。實驗表明,孩子有著極大的好奇心和願意開放性地主動去嘗試和接受這些社會多樣性體驗。 最關鍵的是,他們很願意去瞭解事物背後的本質,比如為什麼有人不能吃豬肉,為什麼有時兩個爸爸來接同一個孩子,為什麼某個女孩會坐輪椅等。 家長或老師的耐心解釋是打破他們偏見的第一步,其次就是他們主動從中學到許多關於其他文化、家庭和生活方式的知識。」
包容教育對幼教而言,意味著雙贏
耶魯大學有一項研究表明,對孩子進行這種早期的"包容教育"有助於他們培養後天積極樂觀的人格。 心理學家安德列斯∙貝爾曼曾為4000名小學生制定了一個"包容訓練"專案,大致包括三大模組:「A. 有關其他文化和民族知識的學習 B.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同齡人一起玩遊戲 C.社會性發展的培養,即與他人共鳴嘗試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問題。」他的這個實驗結果很有趣,與其他文化頻繁接觸的孩子要比沒有接受訓練的同齡人心態更開放更積極。由此看來,社會多樣性在幼兒園的日常課程中是一項寶貴資產,儘早展開對孩子的"包容教育",對孩子未來成長對更具國際視野、文化包容性的人才有著重要意義。「當然,我們無法避免幼兒園裡孩子之間會發生爭吵甚至動粗,但我們會非常重視孩子之間的互動和尊重,一旦發生類似的情況,我們會及時干預,向孩子說明這樣對待彼此的方式是錯誤的,當然我們會採用換位思考的角度去和孩子溝通,告訴他們從哥哥姐姐那裡學來的髒話是很傷人的,也會明確指出以暴制暴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針對"包容教育"中的特殊情況,教育學家庫布拉∙奧古爾也給出了很好的建議。
去除孩子的"偏見",父母應當以身作則
身為一個父親,我認為父母在孩子的"包容教育"擔負著重要的責任。老師固然重要,但孩子長大后能否成為一個有擔當、懂尊重、能包容的思想開放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應該避免在公眾場合或家裡,不用貶低或評判地方式去談論他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孩子能接觸的大部分同情和理解他人的機會都是在家裡或幼稚園的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當我們以自己為榜樣時,也意味著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同樣要對自己坦誠,懂得全然接納自己的感受、弱點和錯誤,這一點同樣適用於我們去包容和接納孩子如其所是。《兒童世界》的教育專家嘠比勒∙科能也曾分享:「我們應該讓孩子體驗到,他們自身的價值,他們和他們的意見得到了成年人的尊重,他們覺得自己能為別人做出貢獻 ,最重要的是,這種"包容教育"和家長的以身作則,會讓他們懂得,他們不需要做出任何成就就能得到愛和接納。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説明孩子增強自信心,讓他們有機會體驗到尊重和自尊同等重要,我們也可以告訴他們,不必為了自己的自尊去傷害任何人,也不用因為誇大自己的自尊而去傷害別人。 」
最後提一下在"包容教育"的推動下,兒子幼稚園裡那兩個遭受"非議"的小夥伴的近況吧,那個塗著閃亮指甲油的小男孩非但沒有被其他男孩的嘲笑而感到難過,照舊每天還帶著美麗的指甲來上課,而那個對恐龍好奇的小女生給自己買了第一隻暴龍,並自豪地穿上了專屬自己的恐龍毛衣,古生物學家成為她新的理想職業。
註:編譯稿件。
稿件來自德國Kizz雜誌,作者比爾克∙格瑞林是職業撰稿人,
全家住在漢堡
https://www.herder.de/kizz/hefte/archiv/2021/1-2021/vorurteile-nein-danke/
資訊混亂的時代
我們提供完整的邏輯教育諮詢
讓孩子避開知識偏食的誤區
我們提供完整的邏輯教育諮詢
讓孩子避開知識偏食的誤區
洛特專業教育團隊
為孩子們量身打造學習路徑
聯絡我們
為孩子們量身打造學習路徑